
由香港藝術發展局(藝發局)主辦嘅「藝術.科技」展覽喺2025年11月呈獻壓軸主題展覽「Ding Lab」,透過多媒體藝術裝置,邀請公眾重新認識電⾞嘅文化意義,並探索佢喺城市不斷變遷中嘅演變歷程。
由香港本地藝術家組合 Foreseen Agency(⾶天豬、陳家智)精⼼策劃嘅「Ding Lab」喺2025年11⽉7 ~ 28號隆重登場,帶領觀眾登上由#147電⾞改裝⽽成嘅移動裝置,由屈地街電⾞廠出發,兜過西港城,穿梭中⻄區,以卑路乍灣海濱⻑廊做終點,展開⼀段獨特嘅城市旅程。呢架電車作品結合⼈⼯智能、LED 裝置、實時影像、雕塑、互動裝置,既觸發參加者思考城市嘅未來,同時喚起集體記憶。⾞輪每⼀次轉動都會係展開⼀段歷程,訴說夢想同埋傳承如何交織,推動「香港故事」繼續向前。
展覽以未來電⾞「Tram0」做焦點,透過⼀場藝術實驗,將電⾞想像成結合⽣物科技以及機械結構嘅賽博⽣物(cyborg)。過去100多年來,香港標誌——電⾞——由香港本地設計同埋建造,⾒證城市萬象變遷,⾄今仍然係「香港製造」嘅象徵。「Ding Lab」由⼈類學視⾓切入,將電⾞⽣態系統作嶄新詮釋,將「Tram0」塑造成未來仿⽣電⾞原型。觀眾可以登上改裝後嘅雙層電⾞,展開⼀段大約 45 分鐘嘅時光旅程。沿途穿梭喺城市記憶之中,喚起香港⼈嘅集體回憶,向昔⽇嘅風華致敬,並展望城市嘅未來。
行入下層⾞廂,觀眾會置⾝喺《磁碟重組程式》之中。呢件作品結合⼈⼯智能相機、⾦屬、亞克⼒雕塑,以及多個螢幕,借鑑認知⼼理學「基模理論」(schema theory)框架,探討⼈類點樣利⽤既有知識結構,組織以及重建個⼈記憶數據庫,最終喺藝術想像中勾勒出「仿⽣電⾞」概念。視覺上,裝置猶如⼀條巨型脊柱或者⼀個神經系統,由16塊螢幕依次排列組合⽽成,貫穿電⾞內部。每塊螢幕都實時播放電⾞前⽅的街景影像,但每幅畫⾯存在幾秒延遲,形成層層疊加嘅視覺效果,藉此模擬電⾞司機對路況嘅預判本能。

拾級而上去到上層⾞廂,觀眾將步入《綠蝕》,⼀場融合⼈⼯智能⽣成圖像、LED 裝置、四頻道彩⾊、有聲錄像嘅多感官體驗。作品背景設定喺未來公元 2066 年,具備⾃主意識嘅⼈⼯智能電⾞系統早已全⾯取代傳統電⾞,昔⽇象徵城市風貌嘅「綠⾊」亦已消逝無蹤。有⼀天,⼀架名為「Tram0」嘅⼈⼯智能電⾞原型喺祖⺟嘅⽇記簿上偶然發現咗有關「綠⾊」嘅筆記,於是展開尋覓呢一段失落⾊彩唔旅程。呢個故事以短片《綠蝕》呈現,借「Tram0」之眼,發掘客觀數據以及無形記憶嘅連繫,揭⽰香港集體回憶中嘅⾝份認同以及文化傳承,進⼀步探討「懷舊」概念放諸現代社會的價值。

未來電⾞亦加入互動元素,帶嚟懷舊⼜創新嘅體驗——《綠仔》,仿效 1990 年代風靡⼀時嘅掌上電⼦寵物玩具。玩家可以透過完成各項任務培育「綠仔」,推進「⼩電⾞」嘅成⻑歷程。《綠仔》開拓電⾞未來發展嘅無窮想像,以探索虛擬世界解決⼟地稀缺問題,⽽公共管理責任亦可轉移到個體擁有者之⼿。

旅程最終抵達卑路乍灣海濱⻑廊,樹脂雕塑《擱淺物質》就喺呢度靜待觀眾。⻄環海岸曾經係南海⽔域同埋沿岸電⾞軌道之間嘅獨特交匯點,填海⼯程逐步改變咗海岸線,令到汩汩海浪同電⾞叮咚之聲再無交集。呢件作品形狀有如⼀道擱淺喺岸上嘅海浪,勾勒出電⾞同⽔陸兩岸嘅獨特聯繫,藉此重新詮釋電⾞嘅起源故事,闡述⾃然同機械之間嘅共⽣關係。雕塑選址海岸線旁,象徵着喺重溯電⾞軌跡以及回歸⼤海之間嘅張⼒,引發觀者深思歷史、重拾與過去嘅失落聯繫。
2025-11-15 2025年11月7~28號,#卑路乍灣海濱⻑廊 有一件樹脂雕塑《#擱淺物質》靜待觀眾。 ⻄環海岸曾經是 #南海 ⽔域同香港電車沿岸電⾞軌之間嘅獨特交匯點,#填海…
由與鈞同行 / Walking with TK 發佈於 2025年11月15日星期六
黃詠珊(⾶天豬)表⽰:「呢個項⽬始於實地研究,旨在捕捉電⾞廠⼯⼈嘅聲⾳與及經歷,其中⼀啲⼈已經喺嗰度⼯作幾⼗年,並且⾒證電⾞演變。我記得我哋向⼀位油漆師傅詢問過去使⽤綠⾊顏料嘅問題。佢回憶、串聯記憶並描繪當下嘅過程,啟發咗整個項⽬。我為呢個項⽬感到驕傲,佢同親⼿維持系統運作嘅⼯⼈合作,共同想像⼀個唔同嘅未來。我從中學到好多 —— 唔單只係技術技能,仲有佢哋嘅哲學⾒解。我相信我哋可以喺佢哋⾝上學到更多。」
陳家智補充:「我哋最深刻嘅觀察之⼀,係電⾞廠入面設有⼀個中央控制室,配備先進系統,實時監控每架電⾞嘅位置同埋運⾏狀況,並且提供即時反饋。我清楚記得電⾞⾞⻑澤師傅嘅分享:『電⾞其實具備⾼速⾏駛嘅能⼒,但⾞⻑需要時刻觀察路⾯情況,迅速作出相應⾏動。然⽽,由接收指令到電⾞完全停⽌,需好幾秒時間。』呢一個洞察啟發咗我哋,令我哋聯想到⼀架電⾞,甚⾄整個電⾞網絡,宛如⼀個擁有完整神經網絡系統嘅⽣物。我哋因此以想像電⾞為⼀具賽博格(cyborg)作為切入點,展開『Ding Lab』探索之旅。」
香港藝術發展局副主席楊偉誠教授表⽰:「藝發局⼀直秉持以創意孕育創新,喺藝術同科技嘅交匯點上推動文化發展。呢個項⽬令我哋嘅藝術家能夠盡情探索各種可能,由藝術同埋科技⾓度重新演繹呢座城市標誌性電⾞嘅故事。我哋好高興能夠將『Ding Lab』呢一類具實驗精神嘅作品呈現喺公眾眼前。呢次展覽唔單止展現香港深厚文化底蘊同埋集體回憶,仲邀請藝術家共同想像電⾞嘅未來篇章 —— 思索電車曾經帶領我哋走過嘅歷程,以及未來將引領我哋⾛向何⽅。」
- 「Ding Lab」
- 藝術家: Foreseen Agency
- ⽇期: 2025 年11⽉7 ~ 28號
- 地點: ⻄環⼲諾道⻄屈地街電⾞廠(⼭道入⼝)以及卑路乍灣海濱⻑廊
- Tram0:未來電⾞
- 電⾞,承載着無數記憶嘅永恆載體,⽇復⼀⽇地帶領我哋穿梭呢座變化不斷嘅城市。時光荏苒,歲⽉流轉,⼀個世紀悄然過去,電⾞持續⾒證着城市入面嘅⼈、建築以及環境更迭。「Ding Lab」以電⾞蘊含嘅文化意義做靈感,重新構想成⼀個由城市化與傳統、藝術與科技交匯⽽成嘅⽣命體 —— 「Tram0」。呢架未來電⾞行走喺香港島⻄區,畀參加者⼀同登上 「Tram0」遊歷城市,展開⼀場思辨之旅。隨着⾞輪轉動,未來想像與回憶交織,城市故事亦不斷前⾏。
- ⽇期: 2025 年11⽉8 ~ 28號期間
- 名額: 每班次12 名
- 電⾞,承載着無數記憶嘅永恆載體,⽇復⼀⽇地帶領我哋穿梭呢座變化不斷嘅城市。時光荏苒,歲⽉流轉,⼀個世紀悄然過去,電⾞持續⾒證着城市入面嘅⼈、建築以及環境更迭。「Ding Lab」以電⾞蘊含嘅文化意義做靈感,重新構想成⼀個由城市化與傳統、藝術與科技交匯⽽成嘅⽣命體 —— 「Tram0」。呢架未來電⾞行走喺香港島⻄區,畀參加者⼀同登上 「Tram0」遊歷城市,展開⼀場思辨之旅。隨着⾞輪轉動,未來想像與回憶交織,城市故事亦不斷前⾏。
2025-11-15~16 香港電車 ,承載着無數記憶永恆載體,⽇復⼀⽇咁帶領乘客穿梭 #香港 呢座變化不斷嘅城市。時光荏苒,歲⽉流轉,1個世紀悄然過去,#電⾞ 持續⾒證着城市嘅⼈、建築、環境更迭。 「Ding…
由與鈞同行 / Walking with TK 發佈於 2025年11月24日星期一
- 「Tram0」:未來電⾞ 平⽇導賞團|標準體驗包
- 由導賞員帶領,沿途細味未來電⾞同埋城市故事,節奏悠閒,⾃由探索藝術裝置以及電⾞文化。平⽇場次不設紀念品或卑路乍灣海濱⻑廊導賞,由參加者⾃⾏遊歷。
- ⽇期: 逢星期⼆⾄五
- 旅程時⻑: 30 ~ 45 分鐘
- 費⽤:港幣30蚊
- 集合地點:⻄環⼲諾道⻄屈地街電⾞廠(⼭道入⼝)
- 時間表及班次(上⾞:屈地街電⾞廠→繞經:西港城→落⾞:「⼠美菲路」電⾞站)
- 由導賞員帶領,沿途細味未來電⾞同埋城市故事,節奏悠閒,⾃由探索藝術裝置以及電⾞文化。平⽇場次不設紀念品或卑路乍灣海濱⻑廊導賞,由參加者⾃⾏遊歷。
| 班次 | 集合時間 | 出發時間 |
| 1 | 1445 | 1500 |
| 2 | 1610 | 1625 |
| 3 | 1735 | 1750 |
| 4 | 1900 | 1915 |
- 「Tram0」:未來電⾞ 週末限定導賞團|認領你嘅未來電⾞
- 由屈地街電⾞總廠出發,途經城市⽇常,以堅尼地城卑路乍灣海濱⻑廊作結。導賞團由導賞員帶領,部分場次仲邀請到藝術家或特邀嘉賓梁展峯參與,攜⼿揭⽰展覽背後嘅故事同埋創作理念。
- 體驗包括「綠仔」數碼電⾞寵物,認領以及培育屬於⾃⼰嘅未來電⾞!週末參加者專屬,數量有限,先到先得!
- ⽇期: 逢星期六及⽇
- 旅程時⻑: 60 ~ 75分鐘
- 費⽤: 港幣80蚊(費⽤包括1套紀念品)
- 集合地點: ⻄環⼲諾道⻄屈地街電⾞廠(⼭道入⼝)
- 時間表及班次(上⾞:屈地街電⾞廠→繞經:西港城→落⾞:「⼠美菲路」電⾞站→步⾏⾄:卑路乍灣海濱⻑廊)
| 班次 | 集合時間 | 出發時間 |
| 1 | 1345 | 1400 |
| 2 | 1510 | 1525 |
| 3 | 1635 | 1650 |
| 4 | 1800 | 1815 |
| 5 | 1925 | 1940 |
如果要喺街上捕捉「Tram0」未來電⾞,大家就要揸緊時間喺屈地街電車廠、西港城總站以及堅尼地城總站之間嘅一帶電車路軌旁邊等下喇!
Be the first to comment